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

摩洛哥旅行家伊本·巴圖塔(ibn Battuta)誕辰 - 2011年2月25日 Google Doodle



伊本·巴圖塔

      伊本·巴圖塔(ibn Battuta)(1304年2月24日-1377年),全名Abū Abd allāh Muhammad ibn Abd allāh ibn Muhammad ibn Battuta al-Rawātī al-Tanjī(阿拉伯語:أبو عبد الله محمد ابن عبد الله اللواتي الطنجي بن بطوطة‎),摩洛哥的穆斯林學者,大旅行家。

      1304年2月24日,巴圖塔出生於摩洛哥丹吉爾的一個柏柏爾人家庭。20歲左右時,他出發去麥加朝聖,從此開始,他踏上了一條長達117,000公里的旅途,經過了現在44個國家的國土。

行程
麥加朝聖
      首先,他沿著北非海岸旅行,穿過現今摩洛哥、阿爾及利亞、突尼斯、利比亞和埃及的國土,到達開羅。從開羅到麥加有三條路線,巴圖塔選擇了最短但是最不常用的那一條,即朔尼羅河而上,從今日蘇丹的蘇丹港過紅海去麥加。就在他到達蘇丹的時候,當地爆發了針對埃及馬穆魯克統治者的叛亂,於是巴圖塔只得折回開羅。在路上,據說他碰到了一位「聖人」,預言他除非先去敘利亞,否則永遠到不了麥加。這樣,巴圖塔就決定先去大馬士革,沿途參拜耶路撒冷等聖地後再轉向去麥加。

      在大馬士革度過齋月後,巴圖塔順利地同一支商隊抵達了麥地那和麥加,完成了朝聖。但是這個時候,已經被旅行迷上的他,決定不再回家,而朝下一個目的地,當時在伊兒汗國統治下的巴格達前進。

伊兒汗國
...

東非之旅
...

金帳汗國
...

德里蘇丹國
...

東南亞和中國
      從德里一出發,巴圖塔一行就遭到了印度教信徒的襲擊,幾乎喪命。在到達南印度的港口古里之後,出航的船隊尚未出發便遭風暴。三艘船中兩艘沉沒,第三艘被迫拔錨啟航,兩個月後被蘇門達臘島的統治者擒獲。巴圖塔當時正在清真寺中禱告,幸免於難。但是,他也不敢回德里,只能託庇於當地穆斯林統治者之下。很快,印度教徒推翻了穆斯林的統治,巴圖塔倉皇逃出,流落馬爾地夫。

      在馬爾地夫他停留了九個月,在此期間,他被任命為當地的大法官,甚至被迫娶了國王的女兒。但是,巴圖塔不想留在馬爾地夫,於是他隨意判罰,惹怒了國中上下,終於,他被趕出了馬爾地夫。接下來,他去了錫蘭,看到了亞當橋。但是他的船隨後先是遇上風暴,又被海盜搶劫,使他被迫又折返古里,然後又是馬爾地夫。

      這一次,他立刻找到了一艘來自中國的船隻,並順利地經過馬六甲海峽,沿著越南海岸北上,最後到達了元朝南中國的主要港口泉州。從泉州出發,他又去了杭州。巴圖塔沿著京杭大運河一直北上去了北京,他在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1336年到1349年。

歸程
      在杭州,巴圖塔決定要回家。但是,他已經無法決定那裡是自己的家了。他首先坐船回到古里,但是他不敢面對圖格拉克。於是他穿過阿拉伯海去阿曼和巴格達,在那裡,他得知伊兒汗國陷入內戰,阿不塞因已經死去,國家已經崩潰。這樣,他決定回去麥加,經過大馬士革的時候,他得知黑死病開始蔓延,他的父親已經死去。巴圖塔立即決定要回摩洛哥的家鄉。經過撒丁島,他回到了丹吉爾,發現母親也在數月前過世。此時,已經距離他離開家鄉大概有25年了。

...

巴圖塔遊記
      回到丹吉爾之後,摩洛哥蘇丹派了一位學者調查巴圖塔,這位學者記錄下了巴圖塔的敘述,將其命名為《伊本·巴圖塔遊記》(阿拉伯語:رحلة ابن بطوطة‎,拉丁化:Rihla ibn Battuta )。巴圖塔隨後在丹吉爾擔任當地的卡迪,1377年逝世後葬于丹吉爾。遊記在隨後的歲月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,直到19世紀,才被西歐的學術界重新發現,1853年到1859年,法文版在巴黎出版,引起極大的轟動,後又被翻譯成多種文字。學術界認為,這本書的大部分記述都是可信的,為研究14世紀的世界各國提供了許多素材。1985年,該書由北京大學教授馬金鵬譯為中文出版。

評價
      巴圖塔的足跡,幾乎踏遍了當時伊斯蘭世界的每一個國家。在蒸汽時代到來以前,他可能是旅行路程最長的人。在阿拉伯世界,巴圖塔獲得了崇高的聲名,摩洛哥人將其作為英雄加以紀念。近代天文學家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。

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. Part 1


‎Journey To Mecca - In The Footsteps of Ibn Battuta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